当前位置:首页 > 食品安全 > 正文

卡氏肺孢子虫(卡氏肺孢子虫病)

摘要: 本文目录一览: 1、卡氏肺孢子虫的防治原则 2、卡氏肺孢子虫的致病性...

本文目录一览:

卡氏肺孢子虫的防治原则

1、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卡氏肺孢子虫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,死亡率很高,如及早治疗则可有60%-80%生存。常用药物有戊烷脒,乙胺嘧啶及复方新诺明。

2、预防寄生虫病要做到:(1)注意个人卫生,勤剪指甲,坚持饭前使后洗手。(2)防止“虫从口人”。不喝生水,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、肉、虾、蟹,不吃米猪肉,生吃瓜果、蔬菜要洗净。

3、在病原治疗开始后的72h 内,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,可改善肺功能,降低病死率。 病原治疗 如在呼吸衰竭前进行抗孢子虫治疗,可大大降低病死率。 (1) 磺胺甲恶唑/甲氧芐啶(复方磺胺甲恶唑):是首选的抗肺囊虫药。

4、【答案】:C 肺孢子菌肺炎,又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,卡氏肺囊虫肺炎,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,为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。磺胺甲唑/甲氧苄啶(复方磺胺甲异唑)是首选药物。

5、.机会致病寄生虫(opportunistic parasite)如弓形虫、隐孢子虫、卡氏肺孢子虫等,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,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,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力增强。

6、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,可用已有卡氏肺孢子虫病至少一次发作史的患者。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(etec)所致的腹泻。

卡氏肺孢子虫的致病性

卡氏肺孢子虫简称肺孢子虫,广泛存在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肺组织内,可引起肺孢子虫性肺炎,或称肺孢子虫病。卡氏肺孢子虫为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机会致病寄生虫。

重症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、容易出汗、淋巴结肿大的现象,这个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,另外身体已经处于很虚弱的状态,必须及时动手术,密切观察患者情况,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。

长期以来,卡氏肺孢子虫一直被认为是导致人体肺孢子虫肺炎的病原体,并由此将其引发的肺部疾患称“卡氏肺孢子虫肺炎”(pnue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,PCP)或肺孢子虫病 (pneumocystosis)。

免疫力低下者也可能感染真菌、原生动物,尤其是卡氏肺孢子虫。单纯病毒性肺炎引起间质性肺炎,肺泡间隔有大的单核细胞浸润。肺泡水肿被一层含有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的透明膜覆盖,使肺泡膜之间的距离变粗。

卡氏肺孢子虫的形态

1、卡氏肺孢子虫生活史中主要有两种型体,即滋养体和包囊。在姬氏染色标本中,滋养体呈多态形,大小为2~5μm,胞质为浅蓝色,胞核1个,呈深紫色。电镜下,滋养体表面有许多微细的管形突起。

2、年Chagas从豚鼠肺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—肺孢子虫(Pneumocystis),但将其误认为是枯氏锥虫的一种形态学类型。

3、卡氏肺孢子虫简称肺孢子虫,广泛存在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肺组织内,可引起肺孢子虫性肺炎,或称肺孢子虫病。卡氏肺孢子虫为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机会致病寄生虫。

4、卡氏肺囊虫为真核微生物,主要有两种形态,即包囊与滋养体,包囊前期为两者之间的中间形,其形态学特征欠清。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4~6μm,囊壁厚100~160nm,银染色时呈棕黑色、甲苯胺蓝染成紫蓝色。

5、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:婴儿型:或称流行型(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)。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及营养不良的虚弱婴儿。高发于出生后6个月内。

发表评论